强化稽核作用 筑牢资金安全“防护网”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公积金中心发布时间:2025-09-02 15:30
字号:

稽核是保障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的“防火墙”,是规范业务运行的“校准器”。六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在做好日常电子稽核工作的基础上,聚焦专项稽核发现的问题,围绕归集、提取、贷款三大核心业务领域精准发力,同步建立穿透式监督机制,坚持以问题整改促规范、以长效监督固安全,持续织密公积金资金安全“防护网”。

一、双维强化提取管理,严守业务合规底线

为强化提取业务的风险防控能力,中心从操作规范与材料管理两大核心环节入手,通过规范影像录入、精细材料管理构建立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有效筑牢业务安全屏障。一是影像录入做到“三规范”。要求窗口人员严格遵循影像上传标准,确保材料按目录完整上传、关键凭证清晰可辨、与业务要件严格对应,并强化复核岗位责任,坚决杜绝漏扫、错扫。二是材料管理实现“精细化”。严格按规定上传婚姻证明、提取凭证等关键材料;重大疾病提取需保存医保部门核实资料;异地提取需附配偶异地缴存证明及系统截图;所有查询操作需留存截图或书面证明,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有效防范骗提行为。

二、全面优化贷款流程,降低全链条风险

针对贷款业务中的薄弱环节,中心明确标准、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贷款风险控制水平。一是补齐影像“必传项”。明确贷款审批表签字影像、配偶缴存证明、贷款借据等为必需材料;“商转公”放款后,需及时获取银行结清证明与解押材料,并同步归档至影像系统与纸质档案。二是严格征信审核。将贷前征信逾期记录、负债情况纳入必查内容,严格评估还款能力,防范贷款逾期风险。三是追求录入“零误差”。规范贷款申请表、借款合同等材料的填写要求,加强系统校验功能,对联行号、房产证号等关键信息实行经办人与审核人双重复核,最大限度降低录入误差。四是规范贷后变更流程。加强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变更业务的培训与核查,明确需上传补充协议及审批表影像,确保材料齐全、签章完备,避免事后补录风险。

三、靶向破解归集难题,夯实资金征管基础

针对专项稽核发现的归集业务短板,中心精准制定整改措施,切实维护职工公积金权益。一是破解“挂账久”问题。聚焦汇缴资金入账延迟、挂账周期长等现象,明确要求单位在核定金额后及时将资金汇缴至公积金专户,系统同步启动自动分账,确保资金到账后实时准确计入职工个人账户。对先汇款后未办理核定手续的单位,及时通知其通过网厅完成核定,避免资金滞留,提升资金入账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二是纠正“信息标注差错”。针对单位性质标注错误等问题,中心加强单位信息审核力度,每月依托住建部数据平台、全国监管服务平台开展数据质检与电子化稽查,持续推进数据质量提升。在审核环节,通过提取企业注册登记息,对公积金系统内单位性质标注进行逐一核验与修正;同时加强对新开户及信息变更单位的复核校验,从源头杜绝信息偏差,全面提升基础数据质量。

四、建立常态监督机制,巩固整改长效成效

为确保整改落到实处、发挥长效,中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持续巩固治理成果。一是明确监督职责。稽核部门牵头每月进行随机抽查,各管理部、各科室负责日常自查自纠,形成“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监督格局。二是创新监督方式。采取“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定期通报”机制,每月运用电子化检查工具,全面检查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资金存储、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隐患类型,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安排整改并形成工作小结,确保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与资金安全;每年开展1-2次专项稽核工作,从制度管理,资金管理,系统管理,业务管理等核心领域对中心科室及所属八个管理部开展全面稽核审计;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通报,剖析问题产生根源,明确责任。三是强化问题整改。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闭环销号”,建立清单、明确责任人与时限,确保“整改一件、销号一件”,形成管理闭环。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