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 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与创新亮点
(一)惠民新政精准发力,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聚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上半年出台并高效落实6项惠民新政,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成效显著。一是提上限、扩范围。年度租房提取上限由1.5万元提高至1.8万元;创新推出“亲情提取”政策,允许公积金贷款未结清但还款良好的家庭,其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可提取公积金用于购买自住住房。二是优认定、降门槛。 放宽贷款次数认定标准,婚前各有一次已结清贷款的,婚后可再申请二套房贷款;购买二手房或政府存量房首付比例统一降至20%。三是增额度、延期限。 可贷额度计算倍数提高至年缴存额的20倍,并设18万元保底额度;贷款最长期限保持30年,借款人年龄上限放宽至男68岁、女63岁或延至退休后5年。实践验证,政策组合拳有效激活市场。上半年,租房提取1.31亿元,同比激增67.95%;购房提取2.65亿元,同比增长65.63%;户均贷款额由年初的33.04万元提高至34.60万元,增幅达4.72%。
(二)主责主业稳中有进,保障功能持续增强。归集、提取、贷款等核心业务指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6月,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25.76亿元,同比增长2.83%;提取17.30亿元,同比增长5.55%;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393笔、4.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2%、20.95%,有力支撑了职工住房消费和安居需求。
(三)数智赋能提质增效,服务体验全面升级。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服务效能跃升。一是“一件事”集成服务落地。 3月成功上线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服务,通过跨部门协同、流程再造,实现贷款申请线上提交、合同面签与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结,极大提升办事效率。二是数据共享深化拓展。在原有7家商业银行基础上,新增中信银行、农商行商贷数据接口,商贷数据共享覆盖面显著扩大。三是系统功能持续优化。封存账户一般提取取消余额留存限制,实现“即提即销”,有效解决“僵尸户”问题;开通异地贷款线上服务,异地贷款职工可线上自助办理贷款进度查询、提前还款等高频业务;升级手机APP界面,缴存明细信息展示更直观、操作更便捷。
(四)数据治理成效卓著,管理基石更加牢固。 坚持将数据作为核心资产进行系统性治理。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数据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机制,对业务数据开展全面筛查。二是精准提升质量。聚焦15张核心表开展专项整治,完善19个字段规范,处理疑点数据,实现个人/单位问题字段基本清零。三是创新应用价值。清理长期封存账户,盘活沉淀资金;建立本地数据比对模型,实现省市数据高度一致,为全省监管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
(五)执法与服务并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积极探索将六安皋陶法治精神与“六尺巷工作法”相融合,刚柔并济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柔性执法化解纠纷。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创新运用“1+N”模式积极化解劳资双方涉公积金纠纷。二是打造标准化服务标杆。按照《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标识,开展"沉浸式"窗口服务培训,通过远程监控和现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督导,提高窗口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三是政民互动零距离。举办“政府开放日”,开展“局长走流程”,参与政风行风热线直播,精准把握需求,推动服务向“好办、智办、暖心办”升级。四是精准宣传畅通政企民。2025年以来,在省市媒体发表多篇文章,有效提升了公积金政策透明度和服务便捷性,为市场主体和缴存职工营造稳定、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六)资金管理稳健精细,运营效益稳步提升。聚焦资金安全与效益双提升,精打细算、科学运作,为惠民政策落地提供坚实支撑。一是风险管控有力。健全分级催收机制,对贷款催收进行“重提醒、勤催收、长跟踪”的连贯式管理。多途径多次催讨仍不归还的,及时提请法院诉讼处理。二是银行管理优化。 修订《合作银行测评办法》,构建涵盖资金管理、贷款服务、窗口服务等5大模块的综合测评体系。三是运营效益显著。科学规划调配资金,优化存款期限结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七)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发展根基持续夯实。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各项工作行稳致远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规范完成新一届机关党委、纪委、工会、妇联和团委换届选举,为公积金工作注入新活力。二是深化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丰富学习形式(集体谈话、警示教育、参观廉政基地),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和正风肃纪检查。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聚焦扩面提质,推进制度普惠。联合人社、税务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精准锁定未建缴企业清单,重点推进规上企业等群体建制缴存。
(二)深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效。制定应用数据标准规范,促进数据要素有序利用,打牢数字化管理基础。加快系统迭代升级,与建行建立需求快速响应机制,满足公共服务和内部管理需求。用好国家、省、市三级数据资源,与更多政务部门、金融机构实现系统联网,拓展数据共享广度,挖掘数据应用深度,助推服务提质增效。
(三)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政务水平。将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等更多公积金服务集成纳入跨部门“一件事”,压减办事环节,提高办理效率,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推介,主动上门提供业务指导,护航企业发展。
(四)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深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