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2025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工作内容 |
工作要求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一、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推进机制 |
1.深化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重点推进惠农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就业服务、卫生健康指南、社会救助流程、社会保障制度等民生关切领域的信息动态更新。 2.建立"民声呼应"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群众诉求48小时内响应,复杂事项7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进展。 |
服务指导科 |
常态化推进 |
二、政策解读质量提升工程 |
3.严格落实"三同步"审签机制: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起草(时限前移3个工作日)、同步审核、同步发布(文件公开后72小时内配套发布解读)。 |
归集与贷款科 |
常态化推进 |
4.实施分级解读制度: 规范性文件100%配套图表化解读; 重大民生政策配套场景化视频解读。 5.创新解读形式:在按要求做好文字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立足新颖化、形象化,采用场景式、发布会、视频、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加解读关注度,加强解读效果,力戒为解读而解读、盲目追求形式新颖。 |
法规科 |
常态化推进 |
|
三、行政决策公开规范 |
6.做好政策文件意见征集,采用网上征集社会公众意见的,需在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库发布征集公告,其他渠道征集意见应统一链接至意见征集库,发挥意见征集库的主阵地作用。做好意见征集的规范发布,确保征集渠道包含意见征集库留言、信函、电话、邮箱等多种渠道;做好采纳情况梳理,全方位展示公众意见,确保每条意见可追溯。 |
法规科 |
年底前 |
7.决策程序可视化: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法定程序。依法依规公开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责任部门严格落实决策起草、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 |
归集与贷款科 |
|
|
四、数字化政务公开体系建设 |
8.鼓励有条件的部门,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政务公开领域的创新应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政策订阅及点对点推送功能,实现惠民利企政策举措精准直达。 |
信息中心 |
年底前 |
9.做好政策文件的全面、规范发布,及时入库。公开时标题、发文时间、有效性、咨询电话及机关、关键词等要素齐全;纳入政策文件库时,文件起草单位应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适用对象做好标签认领、指南编制、兑现事项梳理等,便于公众检索、查阅。 |
归集与贷款科、法规科、服务指导科 |
年底前 |
|
10.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根据市级统一部署及时公开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原则上要包含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失效(废止)规范性文件目录,摸清规范性文件底数并全面公开。网上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与继续有效规范性目录相对应并按发布时间依次有序展开,失效废止规范性文件准确标注。 |
法规科 |
年底前 |
|
五、公开质量保障机制 |
11.加强行政机关权力配置和运行信息公开,持续做好动态更新,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规范履职;权责清单、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栏目下只保留最新版清单内容并保持清单目录与权力分表目录相对应;行政权力运行结果要与部门实际相符,并同步做好政府服务网、双公示系统公开结果的数据同源。 |
服务指导科 |
持续推进 |
12.做好机构职能、政府电话簿等专题维护。同步更新2024年科室职能、科室地址、联系电话等关键要素。市直部门要确保市级专题展示内容、本部门公开内容与部门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存在变动的要及时更新。 |
法规科 |
年底前 |
|
六、规范依申请公开机制 |
13.发挥市级平台作用,线下件1个工作日内录入平台办理。强化依申请公开办理证据链管理,切实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例对行政行为的提示警示作用。 |
法规科 |
持续推进 |
七、拓展平台建设机制 |
14.加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协同联动,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渠道,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介载体,有效扩大政策传播范围。 |
法规科 |
年底前 |
八、风险防范排查机制 |
15.加强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开前严格审查。要严格按照《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核的通知》要求,落实“三审”信息发布制度,坚持“先审后发”“一事一审”原则,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做到该公开的公开到位,该保密的保密到位。科学确定公开方式、范围和时限,坚持分类施策,综合考虑信息性质、受众、影响等因素,需要广泛知晓的全面公开到位,一定范围内知晓的在特定范围内公开。 |
法规科 |
持续推进 |
16.公开后定期清理,按照“谁公开、谁清理”原则,加强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风险排查,清理无关、无效、不需长期保留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防止信息汇聚引发风险。 |
各管理部、各科室 |
年底前 |
|
九、强化工作能力提升机制 |
17.认真学习政务公开行政法规,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岗前培训以及部门内部培训内容当中。分级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年度内至少参加1次业务培训。加强工作调研和经验交流,组织开展专题式调研活动,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做法,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
机关党委、法规科 |
年底前 |
十、完善监督保障机制 |
18.充实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力量,各科室要确保有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为推进政务公开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各科室政务公开工作联络员 |
年底前 |
19.全面梳理现有工作机制,及时予以清理修订。待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和政策发布条例出台后,认真做好宣传贯彻和工作衔接。 |
法规科 |
年底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