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2024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公积金中心发布时间:2024-12-18 10:48
字号: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府政务公开办等部门精心指导下,市公积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拓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本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4年市公积金中心发布公示公告、工作动态335条,在政府信息公开网发布主动公开信息266条,其中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24条,机构领导类41条,政策法规信息20条,资金运行工作专题信息12条,主动回应信息49条,规划计划、财政预决算、招标采购等其他信息25条。

二、整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全方位政务公开格局。2024年度召开政务公开调度会2次,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培训2次,持续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对照《市直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间节点等关键要素,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加大对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审核与发布力度,涵盖政策法规、最新动态、公示公告、资金运行等多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公积金工作动态与成果。

(二)深化重点领域公开。全面梳理各类政策法规,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等,并在政务网站及公众号及时更新发布,确保公众能获取最新、最准确的政策信息及政策解读。在网站、办事大厅等显著位置设置办事明白卡,对一批高频业务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审批环节等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依托皖事通APP实现业务办理进展情况实时查询。对于涉及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政策调整、资金使用重大项目等重大决策事项,通过意见征集、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公示公告等方式,广泛听取缴存单位、职工、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将意见采纳情况和决策调整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反馈,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政务公开能力。高度重视政务公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育与打造,按照“个人申请+组织推荐”方式,选拔出19名年轻同志作为宣传小组成员,精心组织开展内部培训活动,邀请政务公开等部门专家进行授课讲学,培训内容涵盖政务公开法律法规、政策解读技巧、信息撰写与编辑规范以及新媒体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实际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研讨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促使工作人员全面深入地理解政务公开工作的内涵与要求,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操作要领,不断提升其业务素养与专业能力水平。

(四)创新公开形式,提高政务公开实效。在充分利用政务网站这一核心平台进行信息集中发布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简洁明了且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向广大民众传递政策要点、办事流程及各类政务动态,极大地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增强政务公开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创新开设“您问我答”互动栏目,生动形象、分门别类为职工解答业务办理过程中的疑惑。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政风行风热线、12345等平台与群众开展即时互动交流,提供政务咨询,提高政务公开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五)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解读体系。及时对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进行解读,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解释政策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等,帮助群众理解和掌握政策。2024年,发布政策图解4期、视频政策解读1期、文字解读4篇,通过新闻发布会及在线访谈面对面为群众解读政策2次,邀请单位法律顾问对我市住房公积金进行视频解读1次。

(六)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增强政务公开效果。充分利用政务网站互动留言、12345热线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畅通政民沟通渠道,对公众留言、评论与提问,予以及时回应。建立公众意见反馈处理长效机制,对公众在互动过程中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进行分析研判,明确责任部门与办理时限,跟踪办理进度与结果,并及时向公众反馈。定期召开公积金投诉处理工作调度会,集中汇总处理一段时间以来收集的投诉建议,充分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投诉处理流程,缩短处理周期,提高投诉处理的满意度。

三、存在问题

对全年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复盘审视时,发现存在部分有待优化之处,例如政策解读质量有待提高、公众互动参与度不高、互动效果欠佳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化公开内容。规范政务公开信息审核流程,提高公开信息准确性、规范性,深化政策解读工作,采用图文并茂、案例分析、专家解读等多种形式,深入剖析政策的出台背景、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以及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提高政策解读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二)强化公众参与互动。完善公众参与互动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多渠道加大对公众意见征集的宣传推广,注重公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在政策制定方面,更充分考虑公众的实际需求,使政策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普惠性。

(三)提升队伍专业素质。向市直先进单位看齐,制定系统的政务公开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活动,强调责任意识与规范操作意识,减少失误,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效。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